我院主持《城鎮供水管網數字化技術指南》標準製訂 助力供水行業數字化轉型和智能化升級
發布時間:2022-11-29
2022年10月25日👩🏽🦱,黨的二十大報告全文發布🤵🏻♀️。二十大報告提出建設數字中國,加快數字化轉型,推動智能化發展,優化基礎設施布局、結構、功能和系統集成🧘🏽♀️,構建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
近期🦸🏿♂️,《城鎮供水管網數字化技術指南》(T/ACEF 034-2022)團體標準頒布實施🚵🏻♀️🤸🏽♂️。該標準在中華環保聯合會的支持下🦯,由沐鸣2娱乐發起製定,由沐鸣2娱乐、上海威派格智慧水務股份有限公司、中華環保聯合會水環境治理專業委員會、上海城投水務(集團)有限公司、深圳市拓安信計控儀表有限公司🏌🏽♂️、上海三高計算機中心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清華長三角研究院、大連理工大學🔽、佛山水務環保股份有限公司🤰🏼、西安航天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市市政設計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長江空間信息技術工程有限公司等共同起草🐷,並得到了智慧水務行業上下遊產業鏈企業和合作夥伴的支持🧛🏽🦎。沐鸣2娱乐作為第一起草單位🤱🏽,我院舒詩湖教授為標準主編人,朱延平老師參與了該標準的起草。本標準技術審查會由清華大學環境沐鸣2資深教授張曉健先生擔任專家組組長。
該標準規定了城鎮供水管網數字化系統架構🩱、數據采集與傳輸、地理信息系統、管網模型系統🧒🏻、智能化管理和信息安全等方面的技術要求,適用於供水單位開展城鎮供水管網數字化系統的建設和運維管理工作,也可用於規劃設計單位👮🏽、研究院所🧍♀️、咨詢公司和政府監管部門等開展城鎮供水管網數字化工作的參考★。標準的發布填補了供水管網數字化頂層設計的空白,為我國智慧水務技術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智慧水務背景下,供水企業基於內外驅動力開始數字化轉型。外部驅動力為其他行業廣泛數字化的影響、政府政策法規以及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要求🍒,內部驅動力來源於企業對降本增效和改善客戶服務的需求🩴。供水企業數字化轉型和智能化升級,從提升運營到重新定義行業,需要優先做好頂層設計🏄🏿,標準先行是非常必要的🫄🏿👴。
據悉,我院土木系市政工程課題組已主編參編相關技術標準10多項🏝,包括建設部行業標準《城鎮供水管網運行、維護及安全技術規程》CJJ207-2013、建設部行業標準《城鎮給水管道非開挖修復更新工程技術規程》CJJ/T244-2016👩🦼➡️、上海市地方標準《城鎮供水管網模型建設技術導則》DB31/T800-2014、上海市地方標準《供水管道工程竣工圖測繪技術要求》DB31/T799-2014、上海市地方標準《城鎮供水管道水力沖洗技術規範》DB31/T926-2015、上海市地方標準《水源水中微囊藻毒素的測定方法》DB31/T1189-2019💃🏽、建設部行業標準《城鎮供水管網漏損控製及評定標準(2018年版)》CJJ92-2016🧑🏻🦼➡️🧊、中國工程建設標準《建築節水產品分級及技術要求 》T/CECS 10168-2021,中國水協團體標準《居住區供水系統防凍工程技術標準》T/CUWA 20056-2022和中華環保聯合會團體標準《城鎮供水管網數字化技術指南》T/ACEF 034-2022等。正在組織製訂和修訂的標準包括建設部行業標準《城鎮供水管網運行、維護及安全技術規程》👫🏻、中國水協團體標準《城鎮供水管網模型構建與應用技術規程》👂🏼、上海市地方標準《城鎮供水管網模型建設技術導則》、上海市地方標準《城鎮供水管道水力沖洗技術規範》🤼♂️、上海市地方標準《供水管道工程竣工圖測繪技術要求》、中國測繪學會團體標準《城鎮供水管網地理信息系統技術標準》等👴🏻。從管網數字化頂層設計,到管道竣工圖測繪🙋♀️、地理信息系統、管網模型系統建設和應用,覆蓋管網數字化的整個環節,將有力助推城鎮基礎設施更新改造和智能化運維管理🧜🏼。
我院土木系市政工程課題組自成立以來,主動對接行業需求,參與建設部組織的《城鎮供水設施建設與改造技術指南實施細則》、《城鎮供水管網分區計量管理工作指南》、《飲用水安全保障技術導則》和中國水協組織的《中國城鎮水務行業發展報告》、《城鎮水務2035年行業發展規劃綱要》等行業綱領性技術文件核心章節的編寫。課題組聚焦城市地下生命線工程優化與智能管理🧘🏻♀️🔒,服務上海五大新城基礎設施建設👮🏻♀️,與上海市自來水奉賢有限公司💂🏽♂️🪈、同濟大學🔦、大連理工大學、城市水資源開發利用國家工程研究中心等產學研單位合作申報的多個項目分別獲2020年度上海市優秀發明銀獎◾️、2021年度教育部技術發明二等獎和2022年度水利部大禹水利科技進步一等獎。